焦点新闻
  • 教育部:全国各地将分期分批错时错峰开学
近期活动

民族舞剧《花界人间》展示壮乡唯美风情

发布时间:2018-12-17  浏览:2120次

7.jpg

        11月29日、30日,大型原创民族舞剧《花界人间》在北京保利剧院倾情上演,如诗如画的壮乡风情、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让现场观众沉浸其中、如痴如醉。该剧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策划、广西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创作排演,是广西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精品项目,也是广西文艺创作的最新成果之一。

        该剧以壮族传统文化为大背景,以花神信仰为创作基础,将花界、人间作进一步延伸。该剧借鉴天坑蜘蛛的传说,设置了幽灵蜘蛛这一角色。剧中,女主角达棉在幽灵蜘蛛迷惑下被欲望控制,但最终战胜自己魂归花界;男主角布壮不离不弃,坚持以爱陪伴与守护,激起达棉内心的大善,帮助她积累强大的力量。幽灵蜘蛛既独立存在,又以欲望的外化形式出现,从觊觎人间进而生出妒忌报复之心。3个角色在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中展开互动,表现爱的力量、欲的控制以及克欲向善的洗礼,演绎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感人故事。

        “人之生生死死,从哪里来,到哪里去,是一个永恒的谜题。壮族源远流长的文化给出的答案是:壮族始祖神姆六甲的百花园里,生长着无数朵花,是为花界。人间的每一个生命,都牵挂着姆六甲的某一朵花。每一个生命从花中来,最终回归花界。”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、国家一级编剧、《花界人间》编剧冯双白说,舞剧《花界人间》里的生命,就是这样从美丽中来,又回归到美丽中去。但是,从花界到人间之旅并不平坦。

        《花界人间》是中国歌剧舞剧院一级编导佟睿睿执导的第一部少数民族题材舞剧。为了创作这个作品,她前后8次到广西采风,翻过了一座又一座高山,走进一个又一个村寨,真切感受到了壮家儿女的友好与善良。佟睿睿说,当她第一次听到花界传说时就被打动了,花界和人间构成时间和空间上的两端,给了她极大的想象空间。

        该剧重点选取了打谷、打砻、祭祀、献药等4大场景,展示了民族和睦、邻里相亲的美好壮乡。剧中浓浓的人情温暖是达棉最终战胜自己的力量源泉,更是壮乡一切幸福和欢乐的底色。人们在生产生活和祭天祈福中,抒发对自然的感恩,也充满对自然的敬畏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、迎来新时代新发展的今天,积极探索壮族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,深刻认识并推动其发挥更广泛的影响,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
        女主角达棉的饰演者、青年舞蹈演员李祎然说,演绎达棉这个角色,主要的困难是情感的细微变化。“作为舞蹈演员,在表演时体力消耗非常大,有时可能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呈现角色情感的细微变化。但我想,不能只是去演达棉,而要真正成为达棉。通过反复思考和体验达棉的心境,才能做到对于情感细微变化的表达。”李祎然说。

        男主角布壮的饰演者孙科,性格与布壮非常相似。但当真正遇到“像自己”的角色时,他才意识到新的挑战摆在他面前。“因为布壮这个人物跟生活中的我很像,我反倒不好把握了,不能完全用生活中的经验去诠释他。”孙科说:“这部剧虽然讲的是一个上古神话,但其实是以当代人的眼光来看待人与自然、人与人的情感关系。故事勾勒了神话世界和少数民族风情,但舞者要在角色的创造中找到舞台表现和生活呈现之间的张力。尤其是舞蹈,情感的表达是有张弛、有节奏的,生活的经验可以借鉴,但没法照搬。”

        在艺术创作上,该剧致力于寻找民族民间舞的原生动力,将目光投向人们的生产和生活,以及其与自然的互动,从中探寻最具壮乡地域特色的生命律动,挖掘壮族民间舞蹈最初的本源。“舞蹈语汇的运用既尊重传统又在继承中创造,通过回归身体最本质的原生语汇,编创出具有当代审美气象的民族民间舞蹈。主要人物的重要舞段在展示浓郁民族风格的同时,注重突出其多义性,根据不同的角色定位进入人物内心深处,以此推动人物关系和情感发展。”佟睿睿说。

        作为广西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的精品项目,《花界人间》在立项之初便明确提出“出精品、出人才”的目标:一方面,力争将作品打造成广西又一个思想精深、艺术精湛、制作精良的精品剧目;另一方面,通过国内优秀创作团队带动广西本土优秀的青年排演团队,打造一支专业化、高素质的舞剧演职人员队伍。

        此前,《花界人间》于10月12、13日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震撼上演;此次晋京展演后,还将于12月底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开展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演出。2019年1月下旬,该剧还将赴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开展文化交流演出。


相关新闻
  • 友情链接:
  • 北京舞蹈学院
  • 舞蹈家协会
  • 歌剧舞剧院
  • 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
  • 上海市舞蹈学校
  • 中央民族大学
  • 新疆艺术学院